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 〔唐代〕
中吕·朝天子·赴约
刘庭信 〔元代〕
夜深深静悄,明朗朗月高,小书院无人到。书生今夜且休睡着,有句话低低道:半扇儿窗棂,不须轻敲,我来时将花树儿摇。你可便记着,便休要忘了,影儿动咱来到。
简析 这支小令描写一个女子与情郎相约夜晚相会的情景。曲子对这位女子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大胆直露。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张可久 〔元代〕
【双调】落梅风_湖上山翁醉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公昴 〔宋代〕
满江红·蒜山怀古
吴伟业 〔清代〕
金缕曲·初夏
朱彝尊 〔清代〕
点绛唇·小院新凉
纳兰性德 〔清代〕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