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
李白 〔唐代〕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宋代〕
宿东林寺
白居易 〔唐代〕
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元代〕
【商调】梧叶儿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毛熙震 〔五代〕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章楶 〔宋代〕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赵以夫 〔宋代〕
汉宫春·着破荷衣
赵汝茪 〔宋代〕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