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崔相百忧章

李白 李白〔唐代〕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缉,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安禄山像上古的共工那样狂怒,把大唐帝国搅得天翻地覆。
在大海中翻腾震荡,雷霆般掀起万丈狂澜。
朝中君臣相猜终于种下了今日的祸胎。
安史之乱犹如大火焚烧昆仑,玉石俱碎难逃此灾。
我仰告苍天快降大雨,浇灭这叛乱的火海。
精诚所至李广能箭发石开,鲁阳挥戈连日神也不得不徘徊。
邹衍含冤而大哭,盛夏的燕国竟被寒霜覆盖。
我的忠诚感动不了上苍,至今犹被囚禁在夏台。
狱吏们都像苍鹰搏击般凶狠,狱墙插满了荆棘。
即使是大圣人也要憔悴,如今我才体会到《王风》的伤怀。
然而老天毕竟未丧斯文,泰山巍然岂会崩坏?
穆生逃离楚国免遭日后之难,邹阳劝说吴王也脱去了祸灾。
而我却见机苦迟,二位定会讥笑书生愚呆。
良马不会骤进求用,出非其时麒麟又何必出来?
一家人星散各处,仓促间也没安排好二孩。
悲愤万端郁结胸中,忧历不已令人伤怀。
弹琴饮酒,又怎能解愁?
举杯长叹,杯中斟满的分明是血泪之酒。
崔大人台星高照,网开一面您高抬贵手。
放宽刑罚法外开恩,不计过失让我重新得救。
公冶长无罪,孔仲尼信任依旧。
让倒扣的盆子重见天日,我死灰复燃依然抖擞。

注释
(1)崔相:崔涣。唐玄宗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2)共工: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与颛顼争夺帝位,怒触不周山。参见《列子》《淮南子》。赫怒:勃然震怒。《列子》:“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成公绥《天地赋》:‘共工赫怒,天柱摧折。’”
(3)天维:天的纲维,喻国家的纲纪。宋玉《大言赋》:“壮士愤兮绝天维。”
(4)鲲:北溟大鱼也。鲸:亦海中大鱼。
(5)祸胎:祸根。《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6)玉石相磓:《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广韵》:“磓,落也。”
(7)煨:灰烬。《韵会》:“煨,烬也。”
(8)箭发石开: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遂发箭射之箭入石,连箭翎都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西京杂记》:“李广猎于冥山之阳,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干折而石不伤。予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班固《幽通赋》:“李虎发而石开。”
(9)戈挥日回:即挥戈回日。《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构,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10)邹衍:战国齐人。李善《文选注》:“《淮南子》曰: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衍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
(11)夏台:又名均台,在今河南禹县南。夏台为夏代狱名。《史记》:“桀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索隐》曰:“夏台,狱名。”《广雅》:“狱,犴也。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圉。”
(12)苍鹰:汉景帝时中郎将郅都,行法严酷,不畏贵戚,时号“苍鹰”。事见《史记·酷吏列传》。《汉书》:“郅都迁为中尉,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颜师古曰:“言其鸷击之甚。”
(13)丹棘:古时大理寺植棘,因借指大理寺。《周易》:“置于丛棘。”虞翻注:“狱外种九棘,故称丛棘。”孔颖达《正义》:“谓囚执之处以丛棘而禁之也。”《初学记》:《春秋元命苞》曰:“树棘槐,听讼于其下。”棘,赤心有刺,言治人者原其心不失赤,实事所以刺人,其情令各归实。槐之言归也,情见归实。《尔雅翼》:棘有赤、白二种。丹棘,即赤棘也。
(14)王风:为《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其音哀以思,后用为王道衰微之象征。陈子昂诗:“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又云:“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杨齐贤注:“豪圣,周公也。遭流言之变,王道凋枯,故豳以下诸诗伤哀之。”
(15)东岳:即泰山。《礼记》:“孔子早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初学记》:“泰山,五岳之东岳也。”李白这里是反用其意。
(16)穆:穆生,汉代鲁人。楚元王刘交对其非常尊重,因知穆生不好酒。故每次妄会时都专为其设酸(一种低度甜酒)。后刘交的孙子刘戊即位,忘设酸,穆生知其意怠,恐遭不测,遂称病而去。事见《汉书》:“楚元王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欤?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以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稍淫暴,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春于市。”
(17)邹:邹阳,西汉文学家,齐人。仕吴,以文辩著名。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阳奏书谏,吴王不纳其言,于是邹阳知吴不可说,去之梁,从孝王游。
(18)二公:指穆生、邹阳二位。咍:笑。《广韵》:“咍,笑也。”
(19)骤进:速进。宋玉《九辩》:“骥不骤进而求服兮。”
(20)麟何来哉:《孔子家语》:“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于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麏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
(21)星离:如天星分散,形容骨肉分离。鲍照《舞鹤赋》:“忽星离而云罢。”李善注:“星离,分散也。”
(22)二孩:指李白的孩子平阳、伯禽。
(23)结缉:郁结不解。《楚辞·九思》:“心结縎兮折摧。”《博雅》:“结縎,不解也。”
(24)金瑟:精美的瑟。玉壶:玉制的酒壶。江淹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25)天网:法网。恢:宽大。《晋书》:“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说文》:“恢,大也。”台星再朗,谓崔相之明察,能照见幽微。天网重恢,冀其赦己之罪。
(26)屈法申恩:放宽刑罚,弃小过重大节。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27)弃瑕取材: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28)尼父:孔子的尊称。《史记》:“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9)覆盆:反扣的盆子。覆盆倘举,希望能够重见天日,昭雪冤狱。《抱朴子》:“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30)寒灰:死灰。《三国志》:“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1-913
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7-253

创作背景

  是李白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所作。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出师,曾三次派遣使者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李白出自报国立功的良好愿望应聘入幕。至德二载唐肃宗李亨和永王李璘发生夺权内讧,李亨消灭了李璘的军队。李白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上崔相百忧章》是李白在狱中写给当朝宰相崔涣的。

参考资料: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7-253

赏析

  李白创作此诗时正处于危难的境地,他因为皇室政治突变而被送入死牢。他在诗中用四言的句式与大量的典故说明自己跟随永王完全是为了平灭叛乱,并恳请当时的宰相崔涣能够理解他的做法,免除自己的罪名。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十六句为第一部分,诗人运用神话传说作比喻,写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国土板荡,生灵涂炭,自己也蒙冤入狱。“共工”以下八句,概括出安史之乱造成严重局面,有如凶神恶煞摧折天柱,鲲鲸鱼龙兴风作浪,战乱中生灵涂炭,玉石俱焚。“仰希”以下四句,盼望早日平定叛乱,解民倒悬。连用了李广射石、鲁阳挥戈的典故,非常切合当时冠军平叛战争紧急而艰苦的形势。“邹衍”以下四句,暗喻自己尽忠保国反而蒙受冤狱。诗人不敢正面抗争,而以邹衍含冤、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和自己的“微诚不感”,身陷囹圄的悲惨遭遇作鲜明对照,委婉曲折地表达悲愤的心情和希望对方为之昭雪的意愿。

  中间十二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慨叹自己未能效法先贤见机行事,及时引退,以致蒙受屈辱,备尝铁窗系囚之苦。“苍鹰”以下四句,将当时法律烦酷、狱吏森严和贤才凋敝、朝政衰败现象对比出之,讽喻之意,言外可见。“斯文”以下八句,惋惜自己没有能及时隐退。其中“斯文未丧,东岳岂颓”两句是借孔子来比喻朝中贤臣。接着以穆生和邹阳两位先哲因能见机而退,终于摆脱灾难的事迹,对照自己的困境,发出“二公所咍”之叹。感叹之余,颇含愧悔之意。“骥不骤进”,典出宋玉《九辩》,“麟何来哉”典出《家语·辩物篇》。李白用此二典一方面是表白自己出山从政本意是出于爱国,并不是趋炎附势、搞政治投机;另一方面也是痛惜自己参加永王幕府不是时候,触犯了当局。

  最后十六句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诗人联系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惨情况,表达自己内心深沉的哀愤和忧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涣的希望。“星离”八句,抒写变乱中家室离散,内心如焚的情景。李白在浔阳狱中时,其妻宗氏在豫章(今南昌),女平阳,儿伯禽流落穆陵关(今山东沂山北),其他亲戚也散于各地,所谓“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万愤词投魏郎中》,就是当时境遇的写实。这使他十分忧愤,因此即使有金瑟奏乐,玉壶斟酒,也只能成为忧愁的媒介物。“台星”八句,则希望崔涣等朝廷大臣执法量刑,宽大为怀,能为自己昭雪伸冤,使自己这块有瑕之材,为李唐王朝效力;使自己这堆覆盆下的寒灰,能再沐三光,重新燃烧发热。

  作者在诗中以大量典故申诉自己的冤情,这是此诗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全诗用典二十来处,举凡古代神话、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成语警句等,莫不拈以为诗,而且都显得十分精确贴切。

  叙事简洁,抒情委婉,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是此诗的第二个艺术特色。诗中以“见机苦迟”四字表达自己懊悔就李璘之辟入幕,并以穆生、邹阳的故事来反衬,联系自然,显得十分真实,没有丝毫虚伪做作。诗写个人遭遇时,联想到一家离乱的悲惨处境,用“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两句来概括,既洗练简明,又婉转悱恻,催人泪下。紧接着“万愤”一下六句继以强烈的抒情,倾吐自己内心的悲愤忧愁,已达到饮食奏乐“尽为愁媒”的地步。其忧愤之深,可以想见。简洁的叙事结合强烈的抒情,使此诗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

  全诗感情悲愤,沉郁典雅,节奏急促,用典切当,在李诗中较为少见,体现了李白诗歌风格的另一侧面。

参考资料: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47-253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生借书说

袁枚袁枚 〔清代〕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德歌·秋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赏析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乔吉乔吉 〔元代〕

题情

燕僽莺僝,凤只鸾单,无多时春事阑珊。东阳瘦体,潘岳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睚更阑。

【庄宣和】红粉香中惯撒顽,不似今番。软玉温香忒希罕,只疑是梦间、梦间。

【锦上花】酒社诗坛,不茶不饭,夜雨愁肠,东风泪眼。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

【小阳关】次第明月食,容易彩云散,咫尺巫山,顷刻阳关。地窄天宽,十番九番;雨涩云怪,千难万难。

【江儿水】西楼倚遍十二阑,望断处空长叹。不由人脚儿勤,更怕咱心儿惮,得空便对着他实掉侃。

【碧玉箫】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天上人间,对面儿隔关山。送春心眉影弯,闷无言云亸鬟。据风流样范,寻常妆扮,腰肢小蛮,巧语娇春莺慢。

【离亭宴歇指煞】平生脱不了疏狂限,今年又撞着风流难,人瞧见些破绽,衾闲绣被鸳,钗擘金花凤,弦断瑶筝雁,柔肠愁暮秋,业眼巴清旦,谁知近间。花柳武陵迷,烟水蓝桥潦,云雨阳台旱,恩深太华高,情朽松石烂。不是我将伊调贩,早撺断那俫彳亶,任从他外人儹。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仙子·嘲楚仪

乔吉乔吉 〔元代〕

顺毛儿扑撒翠鸾雏,暖水儿温存比目鱼,碎奔忙儿垒就阳台路。望朝云思暮雨,楚巫娥偷取些工夫。殢酒人归未,停歌月上初,今夜何如?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韦庄韦庄 〔唐代〕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赏析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汪藻 〔宋代〕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赏析

蝶恋花(四首)

庄棫庄棫 〔清代〕

城上斜阳依碧树。
门外斑骓,见了还相顾。
玉勒珠鞭何处住?
回头不觉天将暮。
风里馀花都散去。
不省分开,何日能重遇?
凝睇窥君君莫误,几多心事从君诉。

百丈游丝牵别院。
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
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
握手匆匆难久恋。
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
强得分开心暗战,归时莫把朱颜变。

绿树阴阴晴昼午。
过了残春,红萼谁为主?
宛转花旖勤拥护,帘前错唤金鹦鹉。
回首行云迷洞户。
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

残梦初回新睡足。
忽被东风,吹上横江曲。
寄语归期休暗卜,归来梦亦难重续。
隐约遥峰窗外绿。
不许临行,私语频相属。
过眼芳华真太促,从今望断横波目。

赏析

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陈澧陈澧 〔清代〕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
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
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
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
归期又误。
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
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