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白居易 〔唐代〕
秦中吟十首序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张先 〔宋代〕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顾敻 〔五代〕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清代〕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邵瑞彭 〔近现代〕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皇甫松 〔唐代〕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程垓 〔宋代〕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邓廷桢 〔清代〕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郑文焯 〔清代〕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