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 〔唐代〕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任氏行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情
曾瑞 〔元代〕
【双调】折桂令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洪亮吉 〔清代〕
谒金门·春漏促
韦庄 〔唐代〕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程垓 〔宋代〕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梦江南·昏鸦尽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