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
佯作小儿啼,斓斑采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
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先君四难弟,今皆为古人。
五房伯仲十,独予登七旬。
道路谩奔赴,灯火徒苦辛。
此诗比蓼莪,一吟一伤神。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
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
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
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
挂冠六七闰,方当挂冠时。
治生了无策,惟耽酒与诗。
室人愧交适,虽寿夫奚为。
后死信无益,固穷谅何悲。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城中谁道有花村,吟出园门醉入门。
共笑老人骑老马,病身俱瘦壮心存。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摘花不恤种花难,几日工夫一日残。
最是好花留不得,不如只种菜花看。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长忆江湖看雨时,插天挂尾玉龙垂。
归来老手今无用,养小鱼虾掘小池。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小亭新筑赏天香,恍惚春风旧洛阳。
人道此翁畦菜手,元来亦解种姚黄。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閒园草划欠楼台,一纪干戈梦里回。
尽失牡丹三百本,新移初见一枚开。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身隐山中聊复尔,诗传海外岂其然。
□间日有人携酒,□恼如天亦醉眠。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四十九时初作郡,帆风笠雨十余年。
野花山鸟应相笑,依旧归来无一钱。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莳药移花撰石名,稍加心匠可经营。
天真不假人为力,绿树啼莺一两声。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其一

方回方回 〔元代〕

閒园草草欠楼台,一纪干戈梦里回。尽失牡丹三百本,新移初见一枝开。

旅闷十首 其八

方回方回 〔元代〕

西湖西畔路,死魅复游魂。早作千年调,能容一尺浑。

国刑修己怨,王爵报私恩。纵许留遗孽,终无令子孙。

漫兴九首 其九

方回方回 〔元代〕

欲跨羸骖去,江村访酒家。杖头无阿堵,肯听锦囊赊。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 其二

方回方回 〔元代〕

老怀饶感慨,无一可欢娱。久矣还初服,胡然落半途。

流年苏武雁,往事左慈鲈。莫笑腰围减,还堪作酒壶。

暑中閒咏六首 其三

方回方回 〔元代〕

能静何忧暑,惟悭足禦贫。每圆攲枕梦,不记剖符身。

僧熟频求字,僮顽自浣巾。林间坐磐石,山畔驻行人。

丁酉生日二首 其二

方回方回 〔元代〕

未苏残醉茗频煨,夙荷诸公载酒来。照镜所存唯雪鬓,典衣已尽况银杯。

色婴单豹偶然耳,带索启期焉怨哉。弱水元无三万里,此心安处是蓬莱。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十六

方回方回 〔元代〕

细玩文王卦,如何法地方。田从一井起,乡遂及要荒。

雨馀早起五首 其二

方回方回 〔元代〕

枝枝红药蕊头偏,应是难禁宿雨湔。好物不扶扶恶物,已耘死草更昂然。

学诗吟十首 其十

方回方回 〔元代〕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不死踰八旬,几度见宾雁。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二

方回方回 〔元代〕

半秋凉意转春寒,似曲江头紫陌看。霜近核中仁再结,多调饧酪奉新欢。

丁亥生日纪事五首 其四

方回方回 〔元代〕

先君俊誉早飙驰,晚落蛮陬祸事奇。六十年前生子日,三千里外忆亲时。

霍光擅汉人皆恐,侯景归梁国欲危。埋骨瘴烟抱冤愤,蓬莱水浅定前知。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三

方回方回 〔元代〕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匪盐匪酪兮养梨枣。曾高云仍兮动阅数世,手树成栋兮鬓犹未槁。

一屈肘兮代谢,一寤寐兮谏夷歌皓。耿客星犹在天兮,鄗坛洛庙馀烟草。

将相岂不鼎贵兮,曾腰领其未保。子独有此山中兮,作室已考。

去不我顾兮,我将焉讨。

再用恢大山韵三首 其三

方回方回 〔元代〕

往古岂可泥,群饮惩商顽。我有漉酒巾,糟粕常斓斑。

其在易之需,云天未渠攀。宴乐以俟时,鸡鸣当开关。

醉乡幸有路,可往不用还。何能顾金钱,悠然颓玉山。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一

方回方回 〔元代〕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

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不归视吾儿,于此捧饥腹。

穷山况味等,差胜客影独。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天地干戈阻,门生合会丧。
谓传和相钵,有靦陆公庄。
衰钝辜陶冶,危疑去庙廊。
空怀精卫意,无奈海茫茫。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

方回方回 〔元代〕

病笃辞台席,明年遂失襄。
少容公展布,岂遽国危亡。
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欺孤木绵鬼,寸斩亦何伤。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二

方回方回 〔元代〕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送前歙黟楚□□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儒者书隐公,昔持浙西节。
按一青溪令,闻者胆为裂。
先声到江东,庶亦有旌别。
似闻复留中,骎骎管喉舌。
君可持我诗,叩门细自列。
贪吏剧百巧,廉吏抱一拙。
拙廉名弗彰,巧贪位深窃。
何啻万蚊虻,日咂生民血。
我老死已近,分甘粮欲绝。
此公能荐君,长鬣幸未雪。

送前歙黟楚□□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歙三万户多,黟户減半少。
君才宜大用,何乃易而小。
易邑不易心,千江一月皎。
歙民时有谣,夺堇茹我蓼。
黟产足筒布,粗绤自缠绕。
黟之酒良佳,樽中无清醥。
归来卧城东,赁阁临木杪。
唯有一卷梅,古色暗锦褾。
高官跃大马,鼓吹日扰扰。
廉吏无人知,酸吟夜连晓。
形式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